◇◇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给yw-yves的第二讲》一文与truto商榷   hooklee   truto的文章《给yw-yves的第二讲》洋洋洒洒,讲了很多古今中外的人名知 识,受益良多。看得出来,truto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士,不过似乎不是理工科 的(如果猜错了还请莫见怪)。本人觉得truto文中的部分观点还有可商榷之处, 下面根据truto原文的顺序依次谈谈相关的几个问题和结论。   一、笔名问题   其实大家用站长的名字“方舟子”作为例子只是出于方便,并没有真的把它 当作笔名看待(何况《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已有专条提到笔名当作 真实姓名处理)。我想这点大部分读者应该也没有产生歧义,truro可能有些过 于敏感了。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怎么讨论笔名问题的原因。   以本人的经验,笔名似乎只是在文科领域较为常见,一般的科技类论文基本 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确实存在问题,也不难解决,由作者和编辑协调处理即 可。   对于笔名的问题,我倒觉得不太适合用硬性的规范来处理,因为笔名和真实 姓名不同,完全可以天马行空,不受任何规则约束。对于大部分笔名来说,讨论 姓与名有时其实是很莫名其妙的(实际上truto也在第3点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某人喜欢,他甚至可以在名字里面加上数学公式如“我就是E=mc^2”这样的 怪名作为笔名(其实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类似这样的古怪网名了)。所以,不如 在规范里面做一个例外规定,把笔名的翻译问题留给作者自己处理为好(当然, 如果笔名使用的是正常的人名结构,可以当作真实姓名处理)。写到这里,突发 奇想,其实未来的笔名甚至可以包含特殊的字形、图片、声音、视频,遇到这样 的超酷笔名,不用协商的办法根本无法处理。   二、姓的问题   我觉得,双姓的问题,由作者和编辑沟通协调来进行适当的处理较好。姓名 的解释涉及到作者的一些隐私,不是规范本身可以完全解决得了的。比如一个人 叫“李万里”,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他的姓是“李”,名是“万里”,但是也许 “李”和“万”分别代表他的父姓和母姓,“里”才是他的单名(我曾有一个本 科校友的名字就是这样起的)。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由作者本人加以解释,才可以 按照规范进行适当的拼写,这时作者实际上有一个选择的余地。   三、名的问题   其实,在杂志的署名格式已有约定格式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把姓大写或者在 姓后面加逗号,一般也不会造成太多的误解。比如我在《再谈“关于人名的拼写 方法”》一文中提到的Cell Research,因为“名前姓后”已成为固定格式,所 以即使2006年以后姓不再大写,也不会妨碍读者区分绝大多数人的姓与名。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作者非要固执己见,按照“姓前名后”的顺序署名,才可能带来 误解。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部分中国学者在向国际期刊投稿时都选择“名前姓后” 顺序的原因。鉴于绝大多数国际期刊都是按照“名前姓后”理解作者名字的,才 有了一些朋友所主张的“拿大顶”的建议。yw-yves在最早的文章中虽然提到了 这是日本人的通用做法,但是我觉得这实际上和日本人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国际 惯例造成的(当然这个所谓的国际惯例实际上是西方世界的惯例,但是谁叫东方 文化现在落后了呢)。只要是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较多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体 会。如果truto是因为痛恨小日本,所以才反对小日本的做法,那大可不必。   关于少数民族人名转写,请truto注意一下我举出的《西藏大学学报》里面 的第三篇文章的拼写,那篇文章的作者和译者很明显不是直接用拼音拼写的汉语 音译人名,而是用根据原始的藏语人名读音用拼音转写出来的(也就是按照国家 规范的要求)。头两篇文章里面的藏族人名确实不符合规范,没有按照藏语读音 转写,应该是编辑的问题,不过我不明白为何作者不主动向编辑说明规范的拼法, 难道连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名字该如何拼写?对我较为熟悉的几个研究方向而言, 文章在投稿的时候英文摘要其实作者也是作者先准备好的,不会完全由编辑代劳。   truto在文中花了不少篇幅讨论少数民族姓名的复杂性,不过我觉得这和讨 论的问题中心关系并不大。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假定已知某人的姓和名 的拉丁化拼法,如何书写整个人名更好?是“姓前名后”还是“名前姓后”?是 否需要大写姓氏?等等。某人无姓,或者不知其姓,或者姓氏难以确定,那需要 讨论的是如何处理这样的特殊情况,一个完善的规范也应当对这类的特殊情况做 出相应的规定。   四、东洋经验问题   日本天皇无姓,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应该特殊处理。由于小日本实际上把天 皇神化了,所以,即使天皇真的要发表文章,恐怕署名也应该是尊称,而不必象 普通人一样用姓名。如果是发表在日本以外的刊物上,则应该由日本天皇自己决 定如何署名,或者由日本天皇与编辑商讨出一个解决办法。我想到一个类似的情 况,就是和尚和尼姑,他们一般抛弃了原来的姓名,而只用法号,而学界一般以 “释”字作为他们的“姓”。或许,日本天皇也可以用类似的原则处理,即以 “日本天皇”这个头衔做“姓”。   我所见到的日本一些刊物的做法,除了“拿大顶”以外,有的还会把姓全部 大写,以加强识别效果。至于truto所担心的“自作聪明”的美国编辑擅改作者 姓名的做法,一般来说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样的处理一般都是要和作者沟通的, 理论上编辑是没有权力这样自做主张的。   其实我们讨论的中心主要是科技论文中的英文作者署名的格式,因为撰写科 技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科进步,也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参考, 因此需要特别考虑如何方便科技检索(极端一点讲,甚至可以说这应该是最重要 的考虑)。对于其他场合作者应如何拼写,本人没有任何看法。我想,除了正规 场合需要遵守相关规范和惯例外,一般的情况下应该是作者自己作主,写成什么 就是什么,就算别人会误会,只要作者不在乎,别人也没办法,这应当是作者的 自由。   我国已有的规范主要问题是“规范不规范”。首先,两类规范的冲突以及其 中一类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冲突已经极大地降低了这些规范的权威性;其次,这些 规范确实不能满足不少期刊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期刊,如Cell Research;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认真监督相关规范的执行。这都是现实, 我们需要承认。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认真执行规范”不是不可以,但是确实 比较困难。所以我认为需要重写这些规范。   五、“投其所好”问题   我的意思其实是说,与其根据不同刊物的要求“投其所好”,不如好好讨论 如何制定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新规范。如果所有的期刊都可以采纳一种统一的标 准,我们不就不用总是“投其所好”这么麻烦了吗?这样的统一也会让我们的科 研感觉更舒畅,可以把精力放在文章的内容上,而不是其格式上。这样的统一也 可以让科技检索的效率更高,漏检更少。   1. “万全”的规范也许找不到,但是一种满足大部分现实需求的规范还是 可以找得到的,还是需要大家好好讨论的。总的来说,不管姓氏和名字的次序如 何排列,我觉得至少姓氏全部大写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这点就和国家标准不符, 虽然符合两类论文拼写规范中的一类)。   2. 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大家不要带入没必要的民族情绪。即便是主张“拿 大顶”,也不见得就是崇洋媚外,只不过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作风而已。   3. 有冲突、欠周详的规范怎么严格遵守?实际上,现在国内期刊的做法也 很有意思,要么是遵守两类规范其中之一,要么是不理会任何规范,自行其是。 至于作者,则只有听编辑部吩咐的份了。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修订规范使之 统一,然后才能要求各个期刊严格遵守规范。   4. 其实没有任何人把学术上的讨论推广到日常生活,即便是国家规范也主 要是面向正规场合的。即使有人真的在自己的英文名片上采用了“名前姓后”的 格式,也不见得就是为了“沾沾洋气”,也许只是为了方便和遵从惯例(比如在 海外生活的华人)。分辨洋奴与爱国者,这不是标志。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表达 自己观点的自由,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个人支持这种“名前姓后”的英文人名表达 法呢? (XYS200602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