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反社会人格和道德虚无主义:以陈寅恪为例 李继宏 问题的引入 道德与法律均是社会规范,共同起到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作用。前者的功能在于预防越 轨,收到未雨绸缪的效果;后者的功能在于事后惩戒,其功效是亡羊补牢式的。在当代 社会,法律条文越来越繁复,越来越琐碎精确,除了专门的司法人员,一般人并无可能 对法律了如指掌。并且,执法机关掌握足以压倒个人的暴力,个人并无能力质疑法律的 合法性。道德则不然,作为自律的社会规范,它向来是通过各种社会化方式,强行渗透 到个人的内在意识中去。而知识分子,作为掌握着道德解释权的社会群体,无论在传统 社会,还是在当代,均被目为最有道德的人群。 就中国的传统而言,知识分子也乐于将自己视为社会精英,道德楷模。《尚书· 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这 部古代的经典上,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对自身能力的乐观,他们的愿望是“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中国,充当道德楷模最久的是知识分子的“至圣先师”孔丘。 如果说这种“社会刻板印象”如今依然存在的话,那么,近两年来,大众媒体所关注的 中国知识分子言行却让人大跌眼镜。从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先后出现了朱苏力、陆 德明、欧阳林、郑国栋等人的丑闻。尽管这些人工作、生活、性格等各不相同,所犯的 错误也迥然有别,但如此密集的知识分子露丑,并不能以偶然视之。 本文认为,这些当事人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反社会人格和道德虚无主义。这知识分子前 赴后继争当道德丑角的奇观,根源何在?有什么蕴涵?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必要的定义 在西方的语境中,人格最初是神学的产物。然而在这里,如果作者从洛克(John Locke )开始,将有关人格理论的来龙去脉经由詹姆斯(William James)概述到荣格(Karl Jung)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那么就文章要论述的主题而言,无疑会造成三纸 无驴的结果。这既非笔者所望,亦未必为读者所喜。是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搁置学界 对人格的争论,从中选取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界定:人格是人关于“自我”的认知,它 是真实的、持久不变的、单一的。读者可以看出,这个概念有病理学的成分,精神病患 者的分裂人格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即使是最彻底的社会唯名论者,也不会否认个体人格中有社会建构的成分。在社会心理 学中,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向来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 反社会人格是个人反抗社会压迫的结果,社会约束越强,反社会人格的出现就越普遍。 诸多学者历年来并未解决他们在社会、个人这两个概念相互定义的困局,笔者在这里无 意从本体论的层面予以澄清,只枚举反社会人格的一般表现,并以之来观察国内部分知 识分子。 反社会人格具体表现在对社会规范的拒绝和颠覆。在现代社会,最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症 状是违法。然而由于社会规范既包括法律等成文法,也包括历史积累下来的习惯法,某 些社会文化规则,所以,对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主流文化观念的拒斥,也应被视为反 社会人格的表现。 反社会人格是跟道德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虚无主义不同于道德至上主义( Moral Absolutism),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它彻底否认事物 有对错、善恶之分,既不肯定道德规范,也不予以否定。总而言之,道德虚无主义者生 活在一个与道德无关的世界,他们通过消解社会规范来为达到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目的。 道德虚无主义最强烈的倾向就是,它有一个终极目的,这个目的或者是政治的,或者是 经济的,或者是个人的,或者是群体的,但无论如何,其实现不受任何道德的约束。最 明显的表征就是国际恐怖主义。亨廷顿和他的追随者将其归结为不同文明的冲突,传统 的西方伦理学则试图证明,道德虚无主义是无神论的终极后果。本文则认为,至少就国 内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反社会人格来看,道德虚无主义有其发生学上的复杂原因。 当我们谈论“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时,无法避免“均值人”的逻辑困境。本文尽量注意 到这一群体的离散性质,上文和下文所谈到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应该是某些知识分子。 而要谈论这某些知识分子的反社会人格和道德虚无主义,则必须先来论证其真的存在。 陈寅恪的反社会人格 从方法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朱苏力、陆德明、欧阳林、郑国栋等人的言论和文字进行 内容分析,以论证他们确实有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但这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统计表格和 专业术语。本文在这里另辟蹊径,选取“知识分子理想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他来证 明当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的反社会人格倾向。 在当代中国,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理想型”有两个:陈寅恪和钱钟书。关于钱钟书, 必须感谢他的夫人杨绛女士。杨女士遇人不淑,自是红颜薄命;她晚年所写的《我们仨 》,极尽隐讳地表达了毕生的郁结。里面对钱钟书的为人记录十分详细,他那自私自利 的反社会人格一目了然,大家可以亲自去观摩。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不再对钱钟书进 行分析,将重点放在陈寅恪身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陈寅恪在部分中国读书人心中的声望和地位越来越高。不时可以 从报刊看到报道陈寅恪的生活和学术的文章,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更是引以为 荣,将陈寅恪在该校工作过的经历视为崇尚学术的标识。经过这十余年来的宣传,陈寅 恪的口号“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在读书人中口耳相传,而他本人也成为当代中国 读书人的“理想型”。 考虑到本文要研究的是读书人的“人格”,亦即读书人对“自我”的认知,所以选取作 为读书人“理想型”陈寅恪作为个案符合典型性、代表性的样本要求。 本文所有分析材料来自《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吴宓日记 》和陈寅恪的论著。尽管作者已经注意到文本分析的多重诠释困境,并有意做了一些误 差校正和文本还原工作,但本文所有理论的有效性均依赖于这些文本的真实性。即假定 蒋天枢、陆键东和吴宓没有故意歪曲陈寅恪的行为,他们书中所载录的关于陈寅恪的事 情均属真实。同时也假定陈寅恪并非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真实人格与他书中表现出来 的人格完全一致。 我们在谈论人格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它是跟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并非一潭死 水,而是处于无时无刻的变化之中。要考查陈寅恪的人格是否属于反社会,只能从当时 社会的主流规范入手。在传统中国社会,标准的社会人格应当包括:忠、孝、仁、义、 信、礼、智、勇。来看看陈寅恪是否符合这些标准。 如果从出身看,陈寅恪的祖父、父亲均在清朝当官,那么他应该算是清朝的臣民。但他 毕生未曾为清朝效力,当王国维自杀的时候,他本来可以跟着跳进湖里,以证明他忠君 爱国,然而他也没有。他甚至对清朝也不无微言。咸丰十年,祖父三十岁进京考试,没 考上,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又被吓得大哭。后来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在他的栽培下当 了湖南辰永沅靖道事(正四品),不几年就变成浙江按察使(正二品),可谓飞黄腾 达。但是陈寅恪对此十分不满,竟然说他祖父“年近六十,始得巡抚湖南小省”。落第 举人做了封疆大吏,居然还嫌不足,也算是奇谈怪论了。这样看来,他对清朝不忠。那 么他忠于中华民国吗?却也不是。他虽然对清朝不忠,却着实以清朝赋予给他的遗少身 份自喜,作诗讽刺当时的最高统帅蒋介石。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余英时那个二 流货的说法,他更是心怀不满的了。可是共和国政府和共产党何曾亏待他了?贵为华南 局第一书记的陶铸经常亲自关心他的生活,他却一点也不感恩。大家别忘了,陈寅恪建 国后在中山大学教书,领的可是共产党发的薪水!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陈寅恪领 的是一级教授的工资,最后却拒绝给学生授课。当然,从现在的政治学来看,忠牵涉到 政治认同的问题,陈寅恪处身的社会变化甚大,一忽儿清朝,一忽儿袁世凯,一忽儿中 华民国,一忽儿中华人民共和国,像他这种没有政治信仰和现实关怀的书呆子,像无头 苍蝇一样不知所措,倒也是情有可原。 时至今日,尽管孝的社会功能意义已经没有原先那么强烈,但仍是社会提倡的美德之 一。在古代中国,孝是家庭教育所灌输的重要内容。可是终陈寅恪一生,昏定晨省固然 没有,班衣戏彩更是阙如。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陈寅恪年方十二,就去了日本。 可怜的陈三立和俞淑人,直是有子不如无。陈寅恪6岁读书,37岁才靠朋友的关系找到 第一份工作,这中间30多年,自顾尚且不暇,更无一分钱赡养父母。1921年,陈寅恪32 岁了,还在德国读书,他那可怜的父亲已经70岁,除夕写了一首诗:“为忆二雏羁绝域 ,长饥谁挂杖头钱。”(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45页)。一个人到了30多岁,居 然还不能自立,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问题最严重的是,陈寅恪似乎跟他父亲感情并 不深厚。1915年,他在南昌,陈三立也在。然而就连陈寅恪的学生蒋天枢也奇怪地发现 ,那年陈三立在江西写了很多外出游玩的诗歌,竟然没有提到陈寅恪(见《陈寅恪先生 编年事辑》第37页)!1923年,他老妈死了,他在德国念书,过了两年才知道。他哥哥 陈隆恪写了两首诗哀悼,而陈寅恪这个连朝鲜被日本吞并都要写诗表示愤慨的人,居然 一首诗也没有!天性凉薄至此,简直是不可思议。 仁则是传统社会人格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徐铉 认为“仁者兼爱,故从二。”《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庄子·天地》:“爱人利物谓之仁”,《韩非子·解老》:“仁者, 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诸子百家在仁的看法上达成了出奇的一致,仁就是要爱人。而 且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然而,我们从陈寅恪的非学术文字中看不到爱,看不到关怀。有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 小事,一些牢骚。文革期间中国无数老百姓那么惨,他从来没有半句同情的话,反而因 为看了几场戏而兴奋不已。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 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矣。”(《孟子正义》:七八六 )陈寅恪做了一辈子学问,却始终没有求到他那走失的人心。他非但没有爱,对朋友也 没有义。吴宓一辈子对陈寅恪仁至义尽,甚至在文革的时候还冒着生命危险打听他的消 息,可是陈寅恪对吴宓呢?我看吴宓日记,每逢他非常崇敬地记录下陈寅恪的诗歌和言 行时,就感到非常悲哀,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可惜他的朋友却没有把他当朋友看! 1939年,牛津大学请陈寅恪去教书,陈寅恪答应了,吴宓还在昆明的海棠春替他饯行。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没走成,承诺也就一直没有兑现。陈寅恪虽然不守信用,人家 牛津大学可没有这样,空了职位一直等他。过了6年,也就是1945年,请他去英国治 病。陈寅恪原来打算治好之后就在牛津教书,手术一时没有成功,他一怒之下,马上又 走人了。可怜牛津大学与英国皇家协会,浪费了无数时间与精力,却万万想不到他们相 中的是一个毫无信用的人。1953年,郭沫若写信请他去北京工作,他回信说:“……盛 意殷群,自当勉副……”;隔了一年,中央派了他以前的助手来请,他又反悔了。 蒋介石好心好意请吃饭,不喜欢就不去咯,去了还要写诗讽刺他,是谓不礼。去日本留 学6年,回来的时候18岁,才考入复旦公学,是谓不智。居住的城市若遇日寇侵略,必 狼奔豕突,是谓不勇。 陈寅恪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信、不礼、不智、不勇的人 ,就是一个彻底反社会的人。 陈寅恪的语言能力 为什么像陈寅恪和钱钟书那样反社会的人会被诸多知识分子捧为偶像呢?难道没有人看 出他没有任何人格魅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学术偶像也好,娱乐明星也好,体坛精英也 好,大众将他们作为崇拜的对象,是不会考虑到道德因素的。陈寅恪钱钟书之为人称道 ,正在于他们的“渊博”和“清高”。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悲哀地承认,当前我国的道 德虚无主义已经相当泛滥,法院判决郭敬明抄书并不妨碍青少年读者继续喜欢他,安琦 强奸未遂大约也不会影响到他体育明星的身份。 正如我们上面指出的,道德虚无主义有其终极目的,而知识分子的道德虚无主义的目的 ,正在于“渊博”和“清高”。陈寅恪经过诸多宣传,成为这个知识分子道德虚无主义 的目的的化身。 陈寅恪的神话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留下的论著。要指出的是,尽管 陈寅恪所从事的历史学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真正的学术价值,但同样为了节省篇幅 起见,文章不讨论这个问题,主要考查他的语言能力。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陈寅恪通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巴利、波斯、突厥、西 夏、拉丁、希腊等14国文字。清朝的王室是满人,陈寅恪的爷爷和父亲均在清朝为官, 通点满文恐怕不稀奇,而当时西藏、蒙古均在清朝治下,陈寅恪懂满、蒙、藏三种文字 并非极难的事情。如今日之新加坡,官方语言有英文、中文、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当地 通晓四种语言的人着实不在少数。笔者去年在新加坡遇到一个导游,除了通上述四种语 言外,尚能说潮汕话、广州话和客家话。至于日、英、法、德四国文字,即使中人之智 ,曾先后在这四个国家留学,通晓也非难事。至于突厥、西夏文字,据说世间无人能识 ,换言之,也就没有人能对陈寅恪是否真的认识这些文字作出判断,这跟那些自称认得 无字天书的人并无多大区别。 按说陈寅恪并无外文著作行世,他是否真的通上述诸种语言,已经无从查考。但不妨先 假设他真的通这么多文字,从他的智力来看看有没有可能。按照陈寅恪侄儿陈封怀的说 法,陈寅恪23岁的时候不会说上海话(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31页)。陈寅恪此 前曾在上海复旦公学读书3年,如果真是语言天才,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呆了3年还不会 说当地方言呢?笔者家乡讲潮汕话,属闽南语系,据说是最难学的方言。我们那儿风气 不好,那些家里穷娶不到老婆的光棍,通常花3000-5000人民币,从人贩子手里买越南 女人当妻子。那些越南女人似乎也安居乐业,不想回去,很多都是住了一年就学会说潮 汕话,有些更是说得一点外地口音都没有。笔者大学在广州上,宿舍有个山西同学,此 前从未接触过广州话,然而大三的时候已经说得颇为流利。至于梵文和巴利文,他的表 亲俞大维说得很清楚,陈寅恪在哈佛学了两年,在柏林学了五年,而学了七年之后回到 北京,居然还要向一个外国人再学五年(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49页)。两门死 文字,并不用学发音,前后花了12年呢。可以推知,按照陈寅恪的智力,学一门语言平 均需要6年,那么14门就是84年了。可惜他就算从娘胎学起,至死也学不满这么多年。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非常容易拆穿的谎言一再流传,人们似乎不愿意去思考。类似的例 子还有钱钟书,号称通晓数国外文,但是英文写得非常糟糕,所引的其他文字又经常出 错。他给《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写序,就把 Pico della Mirandola错译成“毕柯·德拉·米朗杜拉”。米朗杜拉是地名 ,della是意大利文,相当于英文的of,这个名字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米朗杜拉的毕柯, 而毕柯的真正全名叫乔万尼·毕柯(Giovanni Pico)。 题外话就不说太多了,总之我们已经看到,陈寅恪并无可能通晓14国文字,并且,假如 他的侄儿和表亲没有说谎,那么他的智力只能算是中等,并非某些人所宣扬那么天才横 溢。 知识分子反社会人格的社会根源和政治蕴涵 应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文革后期,知识分子间的道德虚无主义并没有得到 大规模的宣扬。此一现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沉渣泛起,内中自有其深刻的社会根 源。 与旧社会不同,新中国是工人阶级专政的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均是行伍出身的老干部。 尽管知识分子从来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被官方的制度拒绝在社会 精英之外。他们在社会主流的等级次序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被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贬 称为“臭老九”。虽然他们无法对社会发展方向施加任何影响的实质仍和过去一样,但 这次连那点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都被剥夺,而且在文革期间找不到任何反抗呼吁的可 能。改革开放之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需要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身的身份认 同,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对自己进行定位,以便和工人、农民、国家干部、娱乐明星、 商人等社会主流群体区分开来。他们多数是工人和农民阶级出身,既没有国家干部有权 ,也没有商人有钱,更没有娱乐明星有名,只好引“渊博”和“崇高”为标签;唯有如 此,知识分子才能找到自身的社会位置。 另外一个社会根源则在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建国以来,共产党和政府宣扬的是集体 主义精神,曾经被当成人民楷模的。从王进喜、雷锋、时传祥、南京路上好八连到焦裕 禄、孔繁森等,均体现了这样的精神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大众媒体发展迅速,意识形 态控制却没有跟上,造成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社会价值多元化就是无神论的翻版,其 终极结果当然是全社会的道德虚无主义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分子的反社会人格 ,其实是整个社会道德虚无主义运动的一个方面。 就其政治蕴涵而言,由于大众媒体控制在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手中,这些人的道德虚无 主义,势必加剧普通百姓的反社会趋势。也就是说,非但国家性质有被改变之虞,历史 上形成的道德规范也将荡然无存。 当然,幸运的是,中国尚有另外一个知识分子传统,那是真诚的、富有责任心的传统。 我们曾有过鲁迅这样伟大的、捍卫道德的知识分子(鲁迅非常孝顺,毕生养家,而决不 会到了30多岁还要父母养着);也有过郁达夫那样真诚的、毁家纾难的知识分子(抗战 的时候他四处奔走呼吁,甚至还到南洋帮助兄弟国家,决不会望日寇而逃)。如今很多 人崇尚陈寅恪、钱钟书这些学者,我却要大声呼吁:我们不需要这种毫无道德的知识分 子,不需要这种自私自利的知识分子,不需要这种反社会的学者! (XYS200508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